2019年9月8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瀟灑搶一回》(Going instyle)

《瀟灑搶一回》預告

基本資料

演員

這部電影台灣並沒有上映,不過三位主要演員都是硬底子的老演員,名單如下:
  • 摩根.費里曼 飾 威利(Willie)
  • 米高.肯恩 飾 喬(Joe)
  • 亞倫.阿金 飾 艾伯特(Albert)
另一個劇中的配角也很亮眼,就是飾演米爾頓(Milton)的「克里斯多福·洛伊德」,就是《回到未來》三部曲中的博士,相較於其他三位主要演員,我對於看到「博士」演出更顯得高興,因為期待他在《回到未來》再次演出已經好多年了。
《瀟灑搶一回》中克里斯多福.洛伊德的劇照
《瀟灑搶一回》中克里斯多福.洛伊德的劇照
這部電影台灣並沒有在院線上映,只有發售影碟,可能是因為同期( 2017 年)強檔電影很多,片商就沒挑這部電影了。
這電影的預算不算高,只有 2500 萬美元,票房有 8419 萬美元,算是小成本的賺錢電影。

電影背景

其實這是一部翻拍自 1979 年的同名電影,當年的中文翻譯是《走路的風度》(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舊版的介紹可以參閱維基百科的說明(網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Going_in_Style)。
當年的預告片看起來也蠻有意思的,應該也值得一看。
《走路的風度》預告片

劇情

電影劇情很單純,敘述三位自鋼鐵工廠退休的老人因為公司轉售,退休金被凍結而發生財務危機,因此喬想到自己到銀行洽談貸款問題的時候,遇到銀行搶匪搶劫,他們三人也可以搶劫銀行解決財務危機。三人找到一個壞人幫忙訓練搶劫銀行,後來喬發現找來幫忙訓練的人原來就是當初在銀行遇到的搶匪。最後三人靠著搶來的錢過著安穩的生活。
當然,這齣戲是喜劇,多少也帶著點嘲諷的異味,在舊版上映的時代背景,美國經歷了石油危機與通貨膨脹,倒閉的工廠是那個年代常見的景象。1970 年代的通貨膨脹讓美國基層勞工苦不堪言,因此劇中的三位退休老人也因為大環境經濟不佳而掙扎求生。
重拍的《瀟灑搶一回》,對照於現今 2019 年社會經濟狀況,似乎多少也有點相似,雖然電影結局是喜劇收場,而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對退休生活懷著不確定及恐懼,所以這喜劇的結局會不會是大家對於現實生活中的期望呢?
舊版的中譯片名《走路的風度》或許比新版的中譯片名要貼切一點,三位演員飾演的老人都想要維持晚年退休生活的尊嚴,在壓迫人低頭的現實下,誰不想在晚年走路的時候仍保持著風度呢?

花絮

三位主要演員為了宣傳電影上節目玩「Never Have I Ever」遊戲,三位老演員的互動也表現了什麼叫做「一身是戲」,互動與內容都很有意思。
The Cast of Going In Style Play "Never Have I Ever" 

2019年8月27日 星期二

那個拿著硬幣排隊玩遊戲的年代啊~

牢騷
自從主機功能大幅增強以後,大約在 1990 年代 SS 及 PS 上市以後,大型電玩與家用主機的差異逐漸縮小,許多大型電玩遊戲可以更輕易移植到家用主機上,間接或直接使得大型電玩市場逐漸萎縮;再來到了 21 世紀 iPhone 及 android 手機上市以來,手遊隨之興起,隨手可以拿起手機玩遊戲的便利及網路對戰,又讓大型電玩再次萎縮。

暫且讓時間跳回 1980 年代,當時電玩遊戲剛剛興起,ATARI 及任天堂等廠商都發售家用主機想要搶佔這個新發現的大陸(市場),當時最受歡迎的就是電玩店中的大型電玩,那時的家用電玩主機與大型機台的影音效果差距甚大,想要玩到聲光效果俱佳的電玩遊戲,非得到電玩店不可。如果還有記憶的話,迪士尼在1982年上映的「電子世界爭霸戰」(2010年上映續作「創:光速戰記」),影片中有不少大型電玩的畫面;那時要玩到聲光效果好的電玩遊戲,大型電玩機台幾乎就是唯一的選擇。

小鬼齊聚的「不良場所」
從小到大,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大人說不可以玩的東西,不可以去的地方,一定就是最有趣的。」秉持這個原則下,大型電玩店就是身為小鬼頭—我,最愛去的地方。
也許還記得玩過的遊戲,像是《午夜逆襲》、《龍魂》、《世界末日》等等,每「隻」小鬼頭下課後,總會想盡辦法避過老師、爸媽等相關監視耳目,潛入電玩店享受大型電玩的刺激快感。
每次在電玩店中,最讓人羨慕的就是有人可以坐在機台前玩不停,一種是很厲害一道就可以破關的狠角色;一種是土豪型的,在機台上擺上一疊像高樓的硬幣,不斷接關玩不停。

電玩場中的「秩序」
電玩店中受歡迎機台總是很多人排隊想玩,要是有哪位土豪放了一疊硬幣不停接關玩下去,那是會讓人怨恨又羨慕的,因此想要玩的人就會站在機台後面排隊,但是這樣排隊如果人多的話,可是很占空間的,例如「快打旋風」機台當時相當受歡迎,如果大家都排隊的話,隊伍太長會影響店家生意的,所以在機台邊的就擺上硬幣以示自己在第幾個順位。
又因為硬幣擺放的方式沒有統一,在引起多次爭議後,多數人達成一致共識,在擺放硬幣的同時約定好擺放的方式,例如:由上而下,由左而右擺放;而且,為了避免同一個人占用機台時間過久,規定每個人可以擺放的硬幣數量,如果玩一次是一枚硬幣的話,限制只能擺一枚或最多兩枚。這樣每個人都有機會可以玩到,也就解決的不少紛爭。
有趣的是,這規定不一定是由店家老闆制定的,更多時候是玩家間的默契,大家都能理解想玩到某個機台的心情,因此也很能互相體諒,也因為如此,要是打破這不成文的規定,會被多數人「圍剿」。慢慢這樣排隊變成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如果見到機台上擺著硬幣,都會問一下是不是有人排隊或是排隊要怎麼擺。
另一點有趣的部份,遇到前一位遊戲結束時候,而遊戲還沒有破關,畫面還在接關倒數秒數中,接著玩的玩家若想繼續接關玩下去,還會問一下是不是可以接關玩下去,有些時候,部份玩家不喜歡有人接著自己中斷的地方開始玩,感覺不憑自己的實力過關,想要偷雞接著別人的進度接關玩下去是一種令人不齒的行為。這種想法蠻有意思的,但小時候還很認真這樣認為,有時不小心投幣後按到接關別人的進度,還要向人道歉呢!(笑)

排隊中的互相觀摩
偶而碰到高手的話,那就等得有些無奈了,可是也沒有浪費時間來觀摩精進自己的技術;記得以前在電玩店想要玩「R-Type」機台,因為同時想要玩的人還不少,所以就放了硬幣排隊後,站在後方看人怎麼玩,一路從第一關看起,玩到遊戲關卡中後期的時候,已經很多人放棄排對了,接著就有人在研究學習這位玩家過關的技巧及模式,然後大家開始互相討論。看著看著,我也把硬幣拿回來,開始專心記憶過關的方式,也與隔壁的玩家討論過關的細節。
後來這位玩家一路玩到第八關破關後,起身時受到所有玩家的掌聲鼓勵,還有人上前詢問哪些關卡要怎麼通過、怎麼閃躲子彈及一擊殺死各關BOSS的方法,詢問之詳細及任真的態度,彷彿是一場學術研討會一般;那時我也記下了不少技巧及資訊,也是我最後可以一道破關的重要學習歷程啊!(大笑)

結語
那時候各地電玩店都有不一樣的排隊習慣,現在看起來都相當有趣,相較於現在已經很少排隊玩遊戲了,人手一機就可以上線對戰,但那樂趣大不相同。雖然透過各種平台可以輕易玩到大型電玩遊戲,但是坐在電玩場,玩著實際的匡體,身後站著等待遊戲的玩家,這樣的感覺卻是怎麼都虛擬不來的。

2019年8月26日 星期一

SFC mini 《星戰火狐2》(Star Fox 2)遊戲心得

1990 年代中期,在遊戲主機正要從 2D 圖像轉換進入 3D 圖像,任天堂及 SEGA 間互相彼此在主機上製作晶片加強主機在圖像上處理的性能,使得 SFC 及 MD 兩台主機上,出現了不少令人驚豔的遊戲。當時 SFC 上利用 Super FX 晶片製作的「超級馬莉歐耀西島」及「星戰火狐」,畫面效果真的令人驚訝,尤其可以在 SFC 主機上看到立體多邊形的畫面,實在是令人興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時 SEGA MD 上也推出 SVP晶片,全多邊形的「VR 賽車」真的嚇到了很多玩家,SEGA 的技術力真的不容小覷,很可惜的是,原本預定要將「VR 快打」移植到 MD 上的計畫被取消了,實在令人惋惜,有關這部份的歷史可以參考   BLACK 16 Bit 的「SVP 力抗Super FX:VR賽車(系列) Virtua Racing」一文。

VR 賽車影片
本文主題的是 SFC 的《星戰火狐 2》,當年就如同 MD 版《VR 快打》一樣,因為 32 位元次世代主機上市的關係,都被取消上市,最為可惜的就是《星戰火狐 2 》都已經開發完畢就剩下最後品檢了,離發售就差一步而已。經過了 22 年後,因為 SFC mini 主機發售的關係,任天堂將這款遊戲重新放入了主機當中一起發售,這是多令人高興的一件事啊!

有關《星戰火狐 2 》的一些歷史資料,請參閱 GAME 機因網站「22年後重見天日的 Star Fox 2」一文,這邊就不再詳述了。

遊戲心得

畫面

因為有 Super FX 晶片的關係,遊戲畫面是以多邊形表現為主,不過由於不是實體卡匣,所以其實正確的來說是模擬器模擬出來的,這邊就不細究了。
未發售卡匣的星戰火狐2遊戲的卡匣外盒圖片,想必很多老玩家會希望擁有實體的盒裝卡匣吧!
Star Fox 遊戲封面

考量到這是上個世紀末的主機,以規格來說,甚至無法與現今的低階手機相比,所以,請試著將時空回溯到那充滿夢想的二十世紀九〇年代。

SFC 加上 Super FX 晶片後,這款遊戲整體畫面相當流暢,多邊形表現不俗,閃爍及延遲的狀況很少,看得出宮本茂及製作小組下了很大的功夫調校,這也顯示 Super FX 效能不弱。

進入遊戲後,就是機器龍發射雷射將戰艦切開的畫面,感覺相當有氣勢,與一代從基地出發的片段一樣令人感動。

遊戲是與一代的進行方式不同,不像一般射擊遊戲一關接一關進行,而是類似模擬遊戲方式,先在一張大宇宙地圖上,敵我分別在兩端,敵方會派出各種機體及發射飛彈,我方從六個角色中選擇兩名組隊在地圖上移動對戰,我方接觸到敵方的機體、飛彈或是遭佔領的星球就會進入戰鬥畫面。

地圖相當簡明易懂,進入戰鬥畫面的切換也很流暢,畫面轉換少有延遲狀況,而且地圖上的敵我對峙帶有一點即時戰鬥緊張感。

戰鬥畫面有機體的纏鬥、阻止飛彈攻擊與擊破星體上的句點,而且在星體上敵人也很多樣,自機還可以變形在地面上行走,進入敵方據點核心攻擊,由地面進入據點畫面切換沒有停頓,這部份是我很喜歡的,想想開著戰機侵入敵方堡壘的感覺,遊戲代入感十足啊!


操作

操作部份比較不適應,因為太習慣 PS3 把手操作,而且加上很習慣用那兩個香菇頭(類比式搖桿)操作,在星體上變形後在地面上行走時,左右視角要用 L 及 R 鈕旋轉,常不是轉過頭就是轉不到定位就停了,這一點不算缺點,畢竟當年沒有 SFC 的把手上沒有類比式搖桿。

由於畫面流暢,把手的方向及按鈕操作也即時反應在畫面上,玩起來相當暢快。


遊戲性

整體來說,這是款好遊戲,從開始到破關,整個過程都很順,看得出來遊戲中的各項元素都經過設計,原以為加上了SLG 要素會干擾遊戲的節奏,結果卻是讓遊戲更緊湊,當攔截其中一波攻擊的同時,另外幾波攻擊也同時進行中,如果不小心安排的話,地球就會遭到攻擊。

而攻擊的類型也蠻多樣的,有飛彈、敵方戰機、星體據點的等等,其中地方戰機除了一般嘍囉以外,還有地方的重要角色會出場叫陣,頗有對決的感覺,遊戲代入感十足。

因此,遊戲破關後再重複遊玩也不會完全重複,再加上六個角色不同的組合,讓每次進入遊戲都能有不一樣的感受。

要說有所不滿的話,遊戲有點短,大約半小時左右就可以破關,不過遊戲中加上最高分記錄及評分等級,讓玩家能重複遊玩;但是說實話,這並不「實在」啊!可是,想到以 SFC 卡匣容量及硬體機能,這是不能,難以苛責。

總而言之

如果有販售實體卡匣,值得購買收藏。
原本以為只能彌補當年的遺憾,卻沒想到縱使過了 22 年,這款遊戲仍能讓人滿足,遊戲內容不輸 2018 年的遊戲,畫面表現也是 SFC 上的頂級演出,無論在情感上或是在整體遊戲表現,實是無可挑剔的佳作。

僅僅想到任天堂願意從倉庫中把遊戲重新拿出來就令人相當興奮了,沒想到遊戲一點都不含糊,彷佛看到上個世紀末 SFC 的榮光啊!

遊戲畫面影片

2016年9月30日 星期五

HBO【西方極樂園】(westworld)首映



2016年版本電視劇的預告。


這次運氣很好,參加 HBO ASIA FB 的活動抽中了參加首映的權利,不過時間是在星期五的下午1點(12點20分入場及安檢),所以一定要請假才能參加,這種難得的機會當然要請假參加了。


這次「西方極樂園」預計在2016/10/3(星期一,台灣時間)早上九點與美國同步首播,同日晚上九點台灣會再重播,而這次的首映早了三天,另外的重點是部分血腥或是裸露的畫面,在電視上放映的時候是會修剪掉的,因此首映上看到的會是完整版本,而現場工作人員也提到第一集會在十月多在網頁上面上給大家觀賞,我想這應該也是完整未修剪版。


順道一提,這部影集是1973年同名電影的重拍版本,看看當年的電影預告,有些部分影集中仍然保留下類似的畫面喔!




1973年電影版本預告。


現場入場實是不能攜帶手機的,所以入場的時候就會要求交出手機,並且用金屬探測器檢查全身,感覺有過海關的感覺~XD,因此在現場也沒有拍照片,主要就是租了一個影廳給媒體極中獎的觀眾觀賞影片,還提供了一份熱狗、爆米花及飲料,因為中午沒吃很餓,入場沒多久就全吃完了。


附帶一提,現場放映是用 SONY 藍光光碟機播放的,猜測應該也是播放 BD。


先看一下影集的相關人員及演員:


編劇:


強納森諾蘭(Jonathan Nolan,J.N.)與妻子麗莎喬伊諾蘭(Lisa Joy Nolan),J.N. 就是「黑暗騎士」三部曲與「星際效應」、「全面啟動」等電影的導演,最近幾年的電影都相當受到矚目。


製作人大家應該不太熟悉就略過了,但是執行製作蠻有看頭的。


執行製作:



  1. J·J·亞柏拉罕

  2. 布萊恩·柏克

  3. 強納森·諾蘭

  4. 麗莎·喬伊 諾蘭


除了編劇諾蘭夫妻以外,有J.J.啊! Star Trek系列、 Super 8、科洛佛檔案...等電影大家一定都很熟悉,而布萊恩·柏克應該比較少人注意到,他跟 J.J. 合作過 Star Trek 及「科洛佛檔案」電影,有關他的相關資料可以參考這邊:http://www.imdb.com/name/nm1333357/。


演員:



  1. 安東尼·霍普金斯

    這位是超級大牌了,從「沈默的羔羊」到最近的「雷神索爾」,這位得獎無數又演技精湛的老牌演員,我想不用太多的介紹。

  2. 艾德·哈里斯

  3. 艾凡·瑞秋·伍德

  4. 詹姆士·馬斯登

  5. 譚蒂·紐頓

  6. 傑弗瑞·萊特

  7. 西瑟·芭貝特·庫德森

  8. 羅德林哥·桑特羅

  9. 英格利·波爾索·貝達爾

  10. 香農·伍德沃德

  11. 班·巴恩斯

  12. 吉米·辛普森

  13. 小克李夫頓·柯林斯

  14. 賽門·克特曼

  15. 安潔拉·薩拉費恩

  16. 路克·漢斯沃


-----------------以下劇透------------------
本篇未完....


2016年5月11日 星期三

「科洛弗10號地窖」(10 Cloverfield Lane)觀影筆記



這是 JJ 亞伯拉罕製作的電影,第一部是「科洛弗檔案」,不過先要說明的是:




  1. 這不是「科洛弗檔案」的續集。

  2. 兩部電影有相關,但不是劇情上的相關,根據製作人說是「精神」及「血緣」上的相關。(反正隨便他說...XD)

  3. 這部不是用第一人稱視角拿著攝影機亂晃拍出來的,有鏡頭晃動恐懼症的人可以安心了。粗體紅字表示非常重要!

  4. 兩部世界觀完全不同。



「科洛弗檔案」的劇情是美國國防部撿到了民眾掉落的影片檔案,看到了大怪獸襲擊中央公園的影片片段,由於影片是訪民眾逃跑時鏡頭亂晃的樣子,因此這部電影相當「動感」,部分觀影人士會因此而有噁心、嘔吐等現象,請洽最近醫生。(這段我胡說的。)但是「科洛弗檔案」也是不錯的電影,當然在「厄業叢林」開創了這樣「動感」的拍攝方式後,很多電影也仿效這樣的方式,不過不是每一部都做得好,就算是有些觀點認為這樣的電影搞不懂在說什麼,我個人是滿喜歡的。





回到「科洛弗10號地窖」(下稱「10號地窖」),基本上是一部不錯的科幻驚悚片,而且場景就只有一個,所營造出來的懸疑感覺非常吊人胃口;下面先介紹一下主要演員,太不知名的我就略過了,這部電影的卡司還不錯呢!




  1. 瑪麗·伊莉莎白·文斯蒂德 飾 米雪兒

    她是誰呢?舉幾部他演過的電影好了,我想我自己最熟悉的就是《終極警探》第四集及第五集中約翰・麥克連的女兒,還有《絕命終結站3》的主角溫蒂,《超人高校》的反派大魔王,《極地詭變》的女主角(這是1982年英文同名電影《The Thing》(中譯《突變第三型》)的前傳,特效現今看來一樣讓人驚艷,相當推薦。),《吸血鬼獵人:林肯總統》中林肯的老婆...等等。女主角是很不錯的一位演員,外型也算是好萊塢中討喜的。

  2. 約翰·古德曼 飾 霍華

    這位就是老牌的演員了,演過的電影太多了,大多是配角比較多,飾演主角的電影也不一定是一線大作,但是他的演技及經驗相當值得一看。他演的電影就列出我最近看得比較有印象的,例如《大尋寶家》、《官賤對決》(這部喜劇也推薦一看)...等等。

  3. 小約翰·加拉赫 飾 艾密特

    他是個剛冒出頭的演員,有得過「東尼獎」男配角,應該有機會可以冒出頭,期待未來的發展。

  4. 布萊德利·庫柏 飾演 班

    這是這部電影中的大牌,不過呢!只有一開頭出現聲音而已。他的電影大家應該比較熟悉,像是《醉後大丈夫》系列、《美國狙擊手》、《瞞天大佈局》、《派特的幸福劇本》...等等,最近演出的電影都是佳作,也是一個不錯的演員。





接下來說說劇情,下面會劇透,請留意!



這次的劇情也很簡單,但是營造出的驚悚感覺卻不含糊,不過因為前作的「經驗」,我很快聯想到世界又被大怪獸或是外星人給侵略了,所以稍嫌有一點驚悚感不足,但是不影響這部電影的觀賞經驗。



劇情主要圍繞在三個人,米雪兒、霍華及艾密特,一開始是米雪兒先出場,鏡頭的安排及剪接,讓一開始有點懸疑感覺,她開車出去接到班(布萊德利·庫伯在這邊「出場」)的電話途中發生車禍,醒來以後發現自己被銬在一個密閉的房間中,霍華登場說明狀況,然後艾密特出現解釋了一部份現狀,現狀是他們被霍華告知因為外星人攻擊,外面的空氣不能呼吸,碰到外面的有毒空氣就會腐爛死亡,霍華還帶米雪兒到地面門口看兩隻被空氣腐蝕死掉的豬隻屍體,而順便也看到了車禍當天撇見撞上她的那輛車,那輛車就是霍華的車,所以米雪兒認為是霍華故意撞她,不相信出外就會死掉,因此就積極想要逃跑;接下來因為逃跑時打傷了霍華的頭,在差一點被霍華抓到前跑到門口,正要出去看到霍華的鄰居在門口要進來,鄰居的臉被腐蝕,正因為如此,米雪兒就相信霍華所說的話。



然後三人和平相處了一段時間,期間因為空氣過濾裝置故障需要重啟,但是因為只能從通風口到達控制室,只有米雪兒身材嬌小可以爬進去,米雪兒發現控制室通往地面的一扇上鎖的玻璃窗,上面刻著 HELP  的求救字樣,並且還染了血跡,應該是前面那位在門口看到被腐蝕的小姐刻上的,到這邊有增加了一點懸疑的感覺。後來又因米雪兒與艾密特發現了霍華口中的那個女兒其實是兩年前失蹤的女孩(艾密特朋友的妹妹),所以兩人認為霍華是綁架後殺害,但是看到這邊會以為事情應該就是這樣了,但很多疑團沒有解決,那個門口被腐蝕的豬隻及求救的女孩,但因為霍華行為太過可疑,兩人密謀逃脫,米雪兒做了一件簡易防護衣及面罩;可是被霍華發現後,將艾密特殺死,用強酸溶掉,這一段兩人被發現的過程,其實很提心吊膽,因為霍華相當敏銳,觀眾應該都會預期霍華會發現他們的脫逃計畫,所以氣氛是很緊張的,當霍華要他們承認在謀劃脫逃,艾密特搶先說是他的主意,感覺霍華會原諒,但是看著三人之間的強酸桶,觀眾一定也覺得不可能,突然間霍華就把艾密特殺了,一下子脫逃無望,米雪兒完全沒有希望了,劇情到這邊好像變成變態殺人驚悚片了,可是別忘了,前面被腐蝕的豬跟因腐蝕而求救的人是明擺著的,所以是帶著驚恐與滿腹的疑惑看下去的。

蜜雪兒發現這樣下去不行,在極度害怕驚嚇中,又被霍華發現偷偷製作的防護衣,因此強行逃跑,被逼到強酸桶邊時,米雪兒推到桶子,霍華因強酸滑倒(這部分我要再仔細看一下是怎麼滑倒的)栽在強酸液中痛苦大叫,米雪兒抓住門框上緣盪了出去跳到門外,避開了強酸,真是好身手。隨後,米雪兒用放著食物的鐵架壓倒了趕來阻止且半邊臉被強酸腐蝕的霍華後,馬上帶著防護衣往空氣過濾控制室去,拿了高壓冷凍空氣罐(先前霍華用來冰鎮私釀的酒)把鎖破壞後逃出底下避難室(監獄)。

看到這邊感覺七八成像是變態恐怖殺人魔的驚悚片了,不過還帶著一堆謎底沒解開,這樣電影結束就不對了啊!

米雪兒逃出以後,想要開車逃走,但是站上(霍華)的卡車上看到一架外型飛行物在農地上飛行,並且正放下了一些外星生物,似乎是探查用,赫然發現…

霍華說的是真的!

然後霍華是變態殺人魔應該也是真的!(這邊我加的)

然後就被外星飛船追殺,原來外面空氣不是整個被污染,而是外星飛船會放出有毒氣體。外星生物將米雪兒從農舍中逼出來逃到另一輛車上(先前那個求救的女性的車),當然米雪兒也先從那位女性身上拿出了車鑰匙,隨後外星飛船伸出觸手把車抓起來要「吃掉」,就類似章魚那樣。

話說,這飛船是大型飛行章魚還是機器結合生物的外星飛船?

米雪兒在車上拿出了汽油瓶插上了報紙還是布,做成了一個土製汽油彈,點了火丟進飛船的大嘴中,飛船就起火爆炸了!

飛船它…它就這樣爆炸了!?這麼脆弱!?不是應該就燙傷嘴巴而已嗎?

不論如何,外星飛船爆炸墜毀了,米雪兒開著剛剛掉下來沒摔壞的汽車逃出,中途跳到廣播說休士頓需要人力照顧傷患,而且正一步步奪回海岸線,離成功驅離外星人不遠了。

話說,外星飛船墜毀了是,但是丟出來的外星生物呢?被掉下來的車子壓死了嗎?這部分我還要再看一遍確認一下,不然基本上米雪兒還是難逃一死啊!

我推薦觀賞。

本部電影其實很不錯,在驚悚懸疑的營造上還不錯,不過因為知道與《克洛弗檔案》有精神上的相關,所以對於結局不太驚訝,因為前部是大怪獸攻擊紐約,製作人說這部非續集,但是有血緣上的相關,那難免讓人會聯想到結局就是要講怪獸或外星人入侵,因此驚喜及驚悚感就少了。

但就劇情及場景的營造還蠻到位的,觀看時的期待及緊張也沒少,劇情中的連結清楚也緊湊,前後劇情呼應緊密,例如:高壓冷凍空氣罐、空氣濾清控制室對外窗玻璃上的求救訊息…等等,安排的人事物都經過設計,看起來一氣呵成,很舒服!




2016年3月27日 星期日

「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觀影筆記



這部電影上映前就很多人期待了,不過相較於漫威花了好多年營造的「復仇者聯盟」系列,DC的「正義聯盟」系列就沒有這麼完整的電影版本,算得上是系列電影的就是前一部的「超人:鋼鐵英雄」,BvS 也是接著「鋼鐵英雄」的劇情,回顧「鋼鐵英雄」中的劇情,超人跟薩德對戰時毀了整個城市,當時布魯斯的公司大樓也被毀了,因此死了很多人,所以讓布魯斯產生了要滅了超人的想法。



大概劇情就是這樣開始的,所以也可以聯想到當時超人有打到高譚市去,倒是這樣打應該是全地球都被打到了,無辜人類的傷亡如果再真實世界的話,應該比電影中說的要高很多吧?



以下劇透:

劇情部分我想就不多說了,簡單講起來就是蝙蝠俠要解決掉超人,LEX抓住這點綁架超人的媽媽,要超人殺掉蝙蝠俠,進而造成人類對超人更強烈的負面觀感,並且利用薩德的太空船殘骸獲取了氪星人的知識,找到了薩德的屍體後,加上自己的血「改造」(製造)出了一個怪物,然後LOIS出現告知正要殺掉超人的蝙蝠俠,他被騙了,然後兩人聯手打怪物,之後神力女超人出場,三個英雄就聯手幹掉怪物。



與動漫版相關的可以參考這位網友的文章「~蝙蝠俠對超人角色介紹與原作關聯~」,有很詳細的說明,也有動畫版的片段影片可看。



我比較想要討論的是「英雄」是不是應該受到限制。



漫威的「復仇者聯盟」也要在「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中正式描述正反雙方的對戰。

以下舊電影版劇情而言,動漫版就不論了,因為太複雜了!XD



在BvS中,因為超人對戰薩德造成了諸多傷亡及損失,雖然有人因此被救,但是超人的能力過於強大,就像是雙面刃一樣,可以砍向惡的一方,但是難保超人不會失控反過來對人類破壞,而就算不傷害人類,超人對壞人作戰時,能保證不會造成人類的傷亡嗎?這些傷亡是很難結算在哪一邊的。



在漫威的復仇者聯盟中,TONY認為因為英雄們的能力過於強大,所以應該要受到管制,所已有了「蘇科維亞協定」,蘇科維亞就是「復仇者聯盟2」中被丟下來的那個地方。羅傑斯(美國隊長)因為不相信政府(先前「美隊2」中的劇情)會真的善用、善對英雄,而TONY(鋼鐵人)在紐約事件後,害怕被外星人再度來襲,做了一堆鋼鐵衣,最後因為害怕自己的能力(裝備太強)而毀了全部的鋼鐵衣(見「鋼鐵人3」劇情。後來還不是全部都在做了一套?XD)。

因此,兩人對於「蘇柯維亞協定」的看法兩極,只要對於前面的幾部電影都有印象,大概都可以理解。



跳離電影版本,DC動畫版中有講到蝙蝠俠針對正義聯盟中的所有英雄(包含自己),都擬定了一套毀滅計畫,也是擔心英雄本身被惡人控制,或是英雄本身失控或變節的保全措施。





那麼,如果真的有超級英雄的話,那是不是應該要管制?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先問:「超級英雄是不是願意被管制?」



如果超級英雄根本就不接受政府的管制的話,那基本上就沒有「超級英雄是不是要被管制」的問題,要管制的前提應該是「英雄本身願意」,另外「政府還要有能力管制」,不能只是想,還要有能力做得到才行。



因此蝙蝠俠直接想要去幹掉超人,可以說是身為超級英雄的自省吧?(才怪XD)不過看電影中根本就是復仇的成分比較多~XD 看看TONY的態度就比較貼近資本主義(或是民主主義),因為利益相權之下,英雄應該要接受管制才能為全體社會獲得最大的利益,不但要避免英雄造成的損害,也要避免英雄本身失控。



我想,這問題應該很難有答案,例如:「超人」,他代表的是良心與良知的典範,但同時他也是世界上最強的人,他擁有的能力可以輕易毀掉整個地球,如果世界上真的有超人的話,地球人肯定要擔心超人那天失控了會直接打碎地球,只能祈禱LOIS小姐不要沒事讓自己身陷險境,而且還要LOIS小姐長命百歲,最好與超人同壽,不然LOIS死掉時,超人一下子不能接受對地球用力打了一拳........



我們可能有納美克星人能幫我們製作龍珠來許願復活啊!!



話說,我們不提超人了,因為超人太強,談談浩克吧!



浩克要怎麼管制,這個根本死不掉的東西,心跳超過200就會變身,連稍微激烈一點運動都不能做,要是浩克看個電影被嚇到,然後就變身毀了電影院,這很麻煩啊!但是,浩克並不是完全不能搞定,只是要付出的代價比較大一點,不論代價的話,要管制浩克是能做得到的。

但是,一個民主國家中,要管制一個人要有相當理由的,當然浩克這種危險性這麼高的人,應該要受到相當的管制,特別是他根本殺不死,就算他故意去殺人被逮捕處理好了,一下子變身就脫身了,而且還造成更多的傷亡。

這樣說來的話,像是TONY、黑寡婦、鷹眼及獵鷹等基本上就是個普通人,只是受過嚴格訓練的特工,還有機會可以管制,但是擁有超能力的那些,基本上只能跟他們簽合約,求他們配合一下,如果真的不小心造成大規模傷亡的話,像是超人會自責,政府還要找一堆心理醫生去跟LOIS找超人諮商,希望他不要太過自責最後反過來變壞人勒!





其實,講起來要管制英雄應該是不可能的,看看日本的英雄「力霸超人」,那個超巨大超人你想要管制啊?雖然每次只能出來三分鐘,但是三分鐘就夠你看了,每天來個三分鐘破壞,要不了幾天日本國就滅了。



要管制英雄不如找英雄簽訂合約,請他們在壞人來的時候負責保護地球就好了,平常就儘量滿足他們的需求,偶而不小心造成的傷亡也只能當作代價看了。

不然看看索爾,基本上他是神啊!跟神談管制?就算不當他是神好了,他也是外星人啊!談管制前就應該先搞清楚索爾本身就是外星人了,根本管不住,而且他一個人就可以滅了美國,要是他帶軍隊過來,地球不就等著死了嗎?



管制英雄的前提是建立在「害怕英雄擁有的能力造成損害」,所以只能談,而不能強制去管制。





不過講這麼多,其實英雄電影從善對惡的對戰,到越來越有人性的英雄相互對戰,劇情比以前更豐富又有趣了。



雖然本部電影稍嫌導演敘事不清,但是兩位英雄對戰滿好看的,推薦去看看。



2016年3月14日 星期一

閱讀筆記「雨樹之國」(レインツリーの国)



這是幾年前看的小說,有川浩的其中一本小說,而且是有川浩的「圖書館戰爭」小說系列中的「圖書館內亂」故事中提到的一本小說。在「圖書館內亂」中,這是一本禁書,但是這邊就不多說「圖書館戰爭」的故事了,只要知道是從這邊出來的書就好了。其實沒有想到有川浩會把這本書中書真的寫出來,不過這篇寫得不長,大概約四萬字吧?主要的內容幾乎半數以上都是兩人的eamil對話,所以是用兩個主角的對話在說故事的。


那麼來講講主要角色,主角、女主角及兩個出場時間很~~~短的配角;故事是從女主角「瞳」(本名「人見利香」,「人見」發音與「瞳」相同)與「伸」(本名「伸行」)的email通信而起。瞳建立了一個叫做「雨樹之國」的BLOG,討論有關「妖精遊戲」(書中杜撰的另一本小說)的劇情,伸行因為某日看到了這篇文章,就發了封信給瞳發表自己的心得,因此兩人相互回信以致於相互吸引、相戀的故事。


說起來好像很簡單,我好像已經把故事說完了~^^


其實故事內容還蠻「彆扭」的,重點在於瞳是個聽障者,伸是個健聽人(聽力正常的人);因為社會對於聽障者的壓力,導致瞳對於很多事情都很敏感,像是一些伸的話語,有時候就會刺痛瞳,但伸講的話是無心的,而這無心的話其實對於聽障者來說,包含了很多不容易為人理解的壓力。


兩人的戀情走得蠻辛苦的,但是有川浩用她特有說故事的方式,用兩人email的對話,描述瞳與伸的個性、想法及兩人的關係。書中瞳心中有很多的不平,因為自己的聽障所以社會上給的很多關心都變成的壓力,連父母親給予的關懷都變成了無形的巨大壓力,面對一身「青春菌」的伸,瞳自覺顯得小器,而把氣出在伸的身上;但是聽障者所遇到的不便及誤解,又不是一般人的伸可以輕易理解的,就連同為聽障者,也分成不同的派別互相敵視,所以,兩人就在兩個世界中用email串連了起來。




試想一下,有個人在面前用盡了全身的感官就只能聽自己說話,而且不一定能全部都聽懂,這樣的難受,一定會引起很多誤會,而聽障又分為很多種,像書中的瞳是屬於後天的,聽不到高亢的聲音,但低沈的聲音就可以聽到的部分,這讓她在公司中備受女同事排擠,因為女性音調較高,他聽不到,因此變成瞳「故意」只對(聽得到)男同事聊天。瞳也遇到職場性騷擾,被一個資深同事差點性侵得逞,事後該同事居然說:「原來會說話,還裝成不能講話。」這樣的可惡話語。


瞳是背負著很大的壓力在生活著。


伸是這麼說瞳的,他說瞳把部分壓力轉化對別人的壓力,這部分其實有點「彎曲」。


應該說,瞳因為多數人對她的誤解而產生的壓力,轉變為她對外的防禦,認定了所有人都不能瞭解她這樣的感受,因此拒絕的所有人對她的關心,但是來自不懂的聽障者感受的關心,常常造成了瞳無比的壓力,有些人給予的關心又是那麼的強迫,就好像是社會期待下,聽障者接受所有人的好心幫助都應該無條件接受一般,而有些幫助對於聽障者並沒有助益,反而變成了一種壓力,不接受都不行。


也就所以瞳在故事中顯得彆扭,讓伸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伸自己也背負了悲傷的過往,曾經被生病的爸爸遺忘,甚至當成看護道謝,這讓他也受到了很大的傷害,但是或許因為伸這樣的傷害與瞳不一樣,伸依然是全身「青春菌」的關西開朗男孩,讓瞳看得耀眼且羨慕。




這部小說在2015年有電影上映了,但是台灣卻沒有上映,應該是台灣不知名吧!


看預告發現兩人的對話從email變成手機了,因應現在的環境所做的改編也還算適當,不過要怎麼呈現其中的一些橋段呢?因為手機的通訊是很即時的,不像是書中email都是回到家才開電腦看到的,所以這部分不清楚使怎麼呈現的。另外看到有瞳的家人對瞳跟伸出去剪髮、購物感嘆的片段,這原本在書中只是一小段文字而已,怎麼我開始擔心電影編劇亂改了呢?


想想另一部有川浩「縣町款待課」小說的電影版,那改編得根本不知所云了。這部小說的電影版,希望不會太差啊~


2016年1月21日 星期四

「聖母峰」觀影筆記;「聖母峰之死」、「九死一生」閱讀筆記





原本看完電影就想要寫寫心得,但是因為這場山難中,台灣人已有參與,也有出了出描寫當時的情形,而電影原著小說也有詳細的描寫,因此看完了兩本書及電影後,才綜合起來一起寫心得。


我想現在再多的指責當時哪個人做錯了什麼決定或是犯了什麼錯,也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了,在那麼高的海拔高山上,缺氧、低壓、極低溫對人體都是極大的考驗,未看這兩本書以前及電影前,對於登聖母峰並沒有太大的概念,兩本書上詳細的描述,有一點我可以很肯定的,就是這種高峰上,不只是體力的問題,而且是意志力的挑戰,再加上缺氧引起的意識不清,造成喪失判斷力,兩本書中在很多地方告訴閱讀者,缺氧加上低溫,人可能會處於接近瘋狂的狀態,當人在這麼高的山上,道德也已經沒有意義了,且不說因缺氧而喪失判斷力,在零下數十度及狂風暴雪中,連自己都顧不了了,還有多少能力能夠幫助別人?


在一些網路上的資料上看到登頂路上的影片或照片,滿是歷年死在山上的登山者,這種無奈實在不是處在平地上可以想像得到的。


電影中有句台詞說:「所有的人都在挑戰聖母峰,是聖母峰決定誰成功或死亡。」


這麼多攻頂的人都像是跟聖母峰對賭生死一樣,而電影中出現的另一句台詞應該可以說明,為什麼登頂死了這麼多人,還是那麼多人要上去。


電影中一群人討論每個人為什麼要登山,最後眾人一起說:「因為山就在那邊!」


大概就是因為這樣的心情,所以想要登上聖母峰的登山者這麼多吧?





台灣隊在當年也遇上了這場山難,而且領隊高銘和(馬卡魯)也存活了下來,在網路上看到的紀錄影片中,他拿著「聖母峰之死」的原文書說:「這是本很好的書,但內容不全是真確的。」(原話是英文)以高銘和的角度來看,可能書說中的並不確實,但是在「九死一生」(高銘和口述)中看不到太多對於當時山難的描述,反而看到了台灣隊到了尼泊爾以後,還為了登山費用煩惱,看了說明除了中途死了的陳玉男及高銘和本人,其他人都沒有登頂的決心,或許連技能也可能不比他們兩人。


當然我並不是登山專家,說起這樣的話,未免太過於武斷,不過就高銘和書中的描述,從訓練到登頂的各種情形,台灣隊都不是一個狀況很好的隊伍。


「聖母峰之死」中對於台灣對的描述,也是偏向負面居多,與其說該作者看不起台灣隊,不如說可能是蠻中肯的說法。


在「冒險顧問公司」霍爾以及「山痴公司」費雪的兩隊隊伍中,雖然很多人是付錢來登頂的,但是每一個人幾乎都有等過不少高山的經驗,就表面而言,真的這兩隊比之於台灣隊是要好很多了,除了經費不是問題以外,體能及經驗都好的很多。


而這次的山難中,就算是霍爾及費雪這樣的高手都喪命,雖然他們是因為要照顧客戶上頂峰而消耗太多體力而死,但是不也就如前面說的,在這樣的高山上,能顧到自己已經是萬幸了。





但是,看完了兩本書及電影,中間有很多地方是造成這次山難的原因,例如:費雪及霍爾隊伍的雪巴頭原本要一起將希拉瑞之階的繩索搭建好,但是可能因為兩個雪巴頭關係不好,所以這項工作沒有預先做好,造成登頂壅塞,延誤了時間;而原本在南坳的六支氧氣筒,也因為檢查的人缺氧喪失正確的判斷力而誤以為六支氧氣筒都空了,不然,霍爾可以在放下道格自行下到南坳拿了氧氣筒再回去救道格。其他還有很多因素加起來,而造成了這次的山難。







以下是網路上找到的一些相關說法及紀錄:


這邊有高銘和自己的說法,我覺得經歷了這樣生死又極限的環境下,高銘和也是令人敬佩的英雄,意志力讓人肅然起敬。連結:http://talk.tvbs.com.tw/coverpeople/talk-001950/


泛科學網站也有一些說明可以參考:http://pansci.asia/archives/88135


這裡是民視交通台幾年前製作的節目,節目中先放了國外電視台找高銘和回到尼泊爾拍攝紀錄片,講述有關當時1996年山難事件。
影片有六個部分,前三部分是紀錄片播放,後面是高銘和的訪問。







2015年4月4日 星期六

「星際效應」(Interstellar)觀影筆記

 


我想這部電影應該讓很多人傷很多腦筋吧?因為裡面有太多理論了,而所牽涉到的立論又都不是那麼簡單就可以了解,關於這部電影的疑問可以參考這邊:


http://dailyview.tw/Daily/2014/11/18


那些疑問就不再討論了,而就直接講講感想吧!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找了牛頓的幾本雜誌先了解「相對論」以及相關的一些物理學知識後,才看這部電影;剛好牛頓在2013年及2014年間,有好多期都在討論這些問題,例如:「相對論」、「超玄理論」、「M理論」…等等。


說真的,這些理論還真不是這麼好懂,但是牛頓解釋起來也還算簡明,更深入的就要去看些物理學大師的著作的,但我只是要看電影,不需要這麼費力鑽研。


因此,看這部電影沒有吃力的地方,所以提到的理論也都利用劇情很簡單的解釋了,當然裡面有很多的部份是想像的,像是「四次元」及「五次元」生物。


因為電影其實用的是倒敘的方式講的,所以,一開始的畫面就是最後結局的畫面了,這個方式在「全面啟動」時,導演諾蘭也是這樣做的,所以下次看諾藍的電影就可以這樣猜了~XD


撇開Cooper自己去通知自己女兒的那個劇情而救了全人類的部份,最後Murph要說:「父母不能看著孩子死去。」而要Cooper去找Amelia這部份,這不是要他爹去找同年代的Amelia做亞當跟夏娃嗎?XD 而且這一出去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就算找到了Amelia,她是不是還活著也不知道,突然有點感覺Murph好狠啊~XD


另外,一開始到達的星球,Amelia真的讓人很不悅,明明就是生死關頭了,而且在米勒找到的那個星球上,時間因為黑洞而走得很慢(但是其他地方時間走很快,想想「精神時光屋」就可以理解了。),這一下去地球就過了幾十年,連在「永續號」上面的同伴也是一等就是23年多,還浪費時間去拿資料,不行就趕快跑了啊!光是降落下去,在軌道上的同伴就過了幾年,這種時候應該快一點啊!


麥特戴蒙在這裡面有演出我滿驚訝的,不過演的曼恩博士是個反派角色,但是也可以理解,因為當一個出去就幾乎是去犧牲的人,多少會想要活命,想要求生也是可以理解的。


2015年1月8日 星期四

「秒速五公分」回顧

IMG_20150109_000330  


雖然很喜歡「言葉之庭」新綠的感覺,配音、下雨、配樂也都相互配合得很美,但還是很喜歡「秒速五公分」的故事。
只是要完整了解故事的話,不把電影版、漫畫版及兩本小說版看完,還滿難了解整個故事,尤其是小說版「One more side」真的是虐到家了。


整篇我喜歡的是第二篇「太空人」,不只是花苗那種開朗的個性很有魅力,種子島的風景也很棒;話說,其實我是滿同情花苗的,貴樹雖然有自己的理由,但是花苗心中對自己立下的決定,卻因為貴樹每次對她的眼神及肢體上的拒絕而受傷,如果只有看動畫,會以為貴樹是個無情的人,但是在小說「One more side」中,「太空人」用貴樹的角度述說故事,原來貴樹依戀著明里,心理的空洞始終無法填滿,想要接受花苗卻不能原諒自己如果接受的花苗的話,就是對明理的…不!應該說是對自己的背叛,這樣的心情始終縈繞在貴樹的心裡,甚至到了第三篇「秒速五公分」時,貴樹交了女友卻無法在維持下去,動畫版中並沒有詳細說明,兩本小說中清楚說明了這一段,很明顯的,貴樹無法繼續與女友交往下去,只是把自己埋在工作當中,是因為以前對於明里的那一段感情。
而在漫畫版中的最後,長大後的花苗,依循著一點點線索得知貴樹在東京的家,縱使老家有個陽光的男孩對她表白,但是花苗或許也像貴樹一樣留戀著過往的情感,那應該是在心中一段留戀很深的感覺吧?花苗在中學時,在學會衝浪的那一天時,決定要對貴樹表白的那一天,卻應該貴樹那個述說著「不要!不要對我表白」的嚴厲眼神下,因此受傷了吧!
花苗帶著遺憾與依戀,一直到了畢業後多年都無法忘記。
小說版中,用貴樹的角度講出了不想要傷害花苗的理由,貴樹應該也同時想要走出這樣的心情,但是因為心中放不掉明里,而造成自己對於花苗的態度一直隔著一段距離,花苗每天靠著貴樹最近,可是心裡相當清楚貴樹離自己很遠很遠,每當花苗想要更靠近一步或是想要表白的時候,貴樹總是用眼神、背影告訴她:「不要!妳說了會讓我無法再用這樣的態度面對妳,我心裡還有一個依戀,無法接受妳,但是我不想傷害妳,不要對我告白,這樣我就不用拒絕妳而傷害了妳。」



其實,貴樹也是有可能與花苗交往的吧?


只是在那個中學時間,不成熟的個性及處事態度,又離與明里分別的時間不久,不然或許有可能會跟花苗交往一段時間吧?但是,應該也是會分手收場。
最後,花苗去找貴樹,到了貴樹家卻沒有進去,漫畫版中在公園中準備回種子島的花苗,與走過來的貴樹(?)是不是有相見,故事就停在這邊了。


其實對於花苗,我反而期待到了東京見到了貴樹後,死心不留戀或許對花苗是最好的結果,貴樹已經不再能放開心胸愛人了,在故事中最後一位與貴樹交往的水野里紗前,貴樹交往過兩個女孩,兩位分手都是在不愉快的情形下。


水野對貴樹的簡訊應該可以描述貴樹的給情人的感覺:
---------------------
(摘自「小說.秒速五公分 A chain of short stories about their distance.」)
水野給貴樹的簡訊:
「我到現在還是很喜歡你。
我想從今以後我還是會一樣喜歡你。貴樹對我而言仍然是個溫柔而出色,令人仰慕的人。
我在與貴樹交往之後才明白,人的內心原來這麼容易受另一個人支配。我覺得自己在這三年裡,每天都比前一天更喜歡貴樹,貴樹的每一句話、每一則簡訊都會讓我或悲或喜。我曾經為一些很無聊的事情忌妒,這給貴樹帶來很多麻煩吧?但是,雖然這樣說有點自私,但這些是已經讓我覺得很累了。
我從半年前就開始試著用各種方式將這樣的想法傳達給貴樹,但卻總是無法表達清楚。
我想,貴樹一定和平時說的一樣,是喜歡我的。但我們喜歡某個人的方式,好像還是有點差距吧!這一點點差距,卻讓我覺得有點痛苦。」
-----------------------


而在另一本「秒速五公分 one more side」中,貴樹這樣說
-----------------------
(以下摘錄)
(水野)里紗,妳說的沒錯,妳越近我越疏離。
但是,再看到妳給我的分手訊息後,我竟然陷入如此糟糕的狀態。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啊?
-----------------------


兩本小說中描寫得比較詳細,原來受傷最深的還是貴樹,他從沒有走出來,第一篇「櫻花抄」中,明里對貴樹講:
「貴樹,今後一定也沒問題的!」
兩人心中都有被敲中的感覺吧?兩人在雪夜中的小屋裡共度時,就猜想未來兩人會分離,但是,明里這句話,大概就像是最後的鼓勵一樣。
貴樹一定是這樣想的:
「我不要分離,但是我知道現實中不可能改變這樣的未來,我要更努力去面對,不過我知道未來兩人一定會分別,如果越來越遠,那我的心就不知道要放在哪了!」


呼~
新海老師真的用心下過功夫設定,不然小說「秒速五公分 one more side」及漫畫版的兩位作者,創作出來的故事感覺怎麼會這麼契合?



2014年12月29日 星期一

「印第安納瓊斯:水晶骷髏王國」回顧

史帝芬史匹柏(SS)的電影有趣就在橋段的安排上,像是「印第安納瓊斯」第三集(舊譯「聖戰奇兵」)最後印第跟著爸爸騎向夕陽,不但 SS 說要結束這個系列,也在片尾中用很明顯的橋段告訴觀眾:「印第安納瓊斯系列結束了。」就如同第四集片頭印第被綁架到美國祕密基地,從後車廂被抓出來時撿起帽子戴起來的剪影一樣,告訴大家:「印第回來了。」


SS 在電影中創作很多「符號」,印第的帽子就是這系列電影的象徵,可以看到電影中從頭到尾他的帽子不會因為跳躍、墜河、被打而掉落,因為那代表印第;還有第四集中很多場景都用到戴起帽子代表反擊,當在第四集中印第與俄國軍官在螞蟻群中打鬥,俄國軍官拿掉印第的帽子,象徵拿掉印第的英雄的象徵,後來打倒俄國軍官後,印第拿起帽子,背景音樂馬上切換成主題曲,那代表勝利,英雄打贏了的意思。


這系列的象徵就是印第的帽子。



下面圖片中,亨利三世在印第的婚禮拿起相機要拍照,一陣風吹開了大門(別管那陣風哪來的這麼大),單單吹落了印第的帽子,三世拿起吹落在他腳邊的帽子,正要戴起的時候,背景音樂切換成主題曲淡入,所有人第一次看到這一幕一定都會有交接的感覺,有一種新系列要誕生的期待,可是當主題曲要進入主旋律的前一刻,印第過來接過帽子戴上,主旋律接著響起;這感覺就想是在說:「嘿!三世要接班還早呢!」印第與三世相視而笑,一切盡在不言中,三世在所有人走出教堂後,拿出梳子梳梳自己的飛機頭,感覺就是「我還是暫時先當我的油頭小子吧!」那樣。
結局給人期待又心癢難耐的不確定感,有下一集嗎?還是又要等好多年?


 


INDIANA_JONES_4_D1_ASIA - E__video_ts_20141230_115242.936


INDIANA_JONES_4_D1_ASIA - E__video_ts_20141230_115341.545  


 


SS 真的很會利用畫面及各種象徵說故事。


好電影就是可以帶來這種樂趣,也可以發現一部電影中用心與否,其呈現出來的畫面及橋段是觀眾難以忘懷的。


 



觀影筆記《瀟灑搶一回》(Going instyle)

《瀟灑搶一回》預告 基本資料 演員 這部電影台灣並沒有上映,不過三位主要演員都是硬底子的老演員,名單如下: 摩根.費里曼 飾 威利(Willie) 米高.肯恩 飾 喬(Joe) 亞倫.阿金 飾 艾伯特(Albert) 另一個劇中的配角也很亮眼,就是飾...